法制周报讯(通讯员 钟剑昌)今年以来,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在市局、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积极履职尽责,主动担当作为,聚焦打造“无诈城市”目标,坚持“打防并举、标本兼治,综合治理”方针,全力打击电信诈骗违法犯罪,副区长、分局党委书记、局长吴兴国高站位统筹谋划、高质量部署推动、高频率组织参与,率领全警念好“打、防、管、控”四字经,上下联动,深入开展“雷霆2021—反诈”行动,有效地遏制住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高发态势,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。
截止5月9日,已破获涉诈案件170余起,刑事拘留嫌疑人207人,刑拘数同比上升431%;打掉11个涉缅甸组织偷渡团伙,抓获“蛇头”11人,解救受害人40人。在侦破打击的同时,进一步加大了电信诈骗封堵防范力度,查询涉案第三方支付账号2077个,止付冻结涉案银行账号265个,止付582万余元,冻结金额1349余万元。预警劝阻57人次,成功止损260余万元。深入推进“断卡”行动,加大打击黑灰产犯罪力度,成功侦破“卢某求等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”,“谭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”等团伙案件,抓获团伙成员50余人。目前,分局“雷霆2021—反诈”战报居全市第一。
一、打的狠。一是率先成立打击队伍。分局去年4月率先在全市公安机关成立了专门的反电诈中心,配备了7名民警、5名辅警,打击电诈并入大刑侦格局,统一调度情报、网安、治安等各警种参与反诈工作。二是构建快速查处机制。以警务合成作战中心为抓手,依托合成作战平台,充分整合各类平台资源、数据和手段,积极构建快速反应查处机制,开通24小时全天候专线联动机制。一旦出现电信网络诈骗警情,分局立即启动从接处警、受立案到止付、冻结、线索跟踪、抓捕审查等各环节快速运行机制,实现了全要素、全链条、全流程、全覆盖的调查取证工作。三是搭建合作支撑平台。建立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反诈“模型”,统筹反诈中心、派出所、指挥中心、法制、电信、银行等多部门力量协同上案,加强与互联网公司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的合作,借用第三方数据资源,强化侦查破案数据支撑。四是精准打击。分局各派出所开辟了线索收集途径,强化社区民警社区、村组情况掌握,知晓哪些公司需要提醒关注、训诫震慑、排查驱赶和重点打击。五是提高办案能力。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,开展专线查证,加大对串案窝案统计、分析、串并力度,提高整体化、专业化作战水平。
二、防的严。在反诈防诈宣传教育上,我们采取了:一是阵地宣传。通过报纸、电视、网络、宣传册、横幅、标语、短信等形式定期发布警示信息。二是流动宣传。联合地方党委、政府组建专业反诈宣传队伍,开展“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商场、进车站、进银行、进医院”“七进”宣传活动,在村组、小区电梯、楼道、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、标语,进行广泛宣传。三是个性宣传。以群众易懂、喜闻乐见方式,大面积、多频次、多方式推进宣传,增强群众防范意识,提升防范能力,从源头上护住群众“钱袋子”。四是创新宣传。创新反电诈宣传防范方式,运用微信、微博公众、APP、短视频等新媒体开展宣传。制作动漫手册6万3千画册,开展“大手牵小手反诈进校园”全区小学生反电诈作文大赛,让教职员工、在校学生、学校家长共30余万人接受了电诈知识教育。精心与城区奶茶店合作,制作“反诈奶茶”杯,向社会同步推出反诈教育。五是奖励宣传。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、有奖征集线索等方式,发动群众,参与防诈、反诈、打击电诈工作。六是考核宣传。将反诈防诈纳入辖区单位平安建设考核,设定相应考核分值,深入推进宣传防范工作。
三、管得住。一是挂牌整治,针对辖区商场、写字楼等重点场所、领域隐匿的网络电信诈骗工作室、公司,开展不定期扫楼清查,挂牌督办,铲除滋生犯罪土壤。二是严管行业。针对手机卡、银行卡等诈骗作案工具,制定严格行业规范,制定跨部门合作流程和追责问责机制等,加大对银行、通信等部门监管力度,整治行业准入和监管乱象。三是预警拦截,对公安部下发的窝点线索,专人专班负责,预警劝阻、跟踪拦截、集群管理。
四、控得牢。一是技术反制。利用技术手段,从宽带网络等方面入手,及时发现并堵住可疑点,控制案情发酵。二是控制源头,对本地涉诈重点人员、高危人员、前科人员,摸清底数、查清基础信息,逐人逐事逐册纳入管控体系。对 “输出地”诈骗犯罪人员,采取定时定点签名报道、吊销护照等方式手段,从源头上严控外出犯案。三是紧盯环节。对已产生的诈骗案件,一时不能破案、挽损等的,从整个链条走向和案件细节入手,加以把控,寻找新的线索、证据进行打击。
责编:刘建军
来源:法制周报